从“碳中和”到“限电”,我们能看到什么?(限电是为了国家能源安全?碳中和才是!它影响每个人的收入和生
我说“碳中和”这个环保问题关乎国家民族复兴,你敢相信吗?碳中和能影响每个人的未来的收入和正常生活,你敢相信吗?
什么是“碳中和”?国家为什么在世界面前承诺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一个环保问题又和国家能源安全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一个环保问题可以贯穿着国家未来40年的国策?这跟普通人又有什么关系?请往下看。
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的本质是一个承诺,是一个中国给世界的承诺,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碳中和”就是中国向空气中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通过人为的方式,比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掉,从而使得释放到大气中的总碳量净值为零。也就是我们不再给地球添任何麻烦,地球不会再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糟糕。
为什么要承诺2060年完成“碳中和”?
要知道,中国现在每年碳排放量占全世界的28%总量大约等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碳排放的总和。然后西方很多国家就说,中国的碳排放太多了,不环保,要求我们少排放,甚至少吃肉,简直不可理喻。
虽然我们总体排放高,但那也是因为我们人多,中国每年人均排放在七吨多,美国人均16吨。其次,发达国家当年发展得比我们早,比我们早一百年进去工业社会。现在他们已经把工业发展完了,也排完了大量的碳,现在他们发展完了都去搞服务业了。不再干脏活累活了,也没啥制造业了。
但我们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这个时候说三道四,简直就是过河拆桥。即便如此,中国还是在去年联合国大会上面做出了碳排放的承诺,就是2060年就实现“碳中和”。
但你也千万别以为国家做这个承诺只是单纯的一个环保问题。更多的是因为现在全球各国都只顾自己家里的破事儿,所以中国决定站出来为全人类的利益做点事儿,这个就叫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叫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叫格局。
“碳中和”跟国家能源安全,跟 普 通人有什么关系?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每天生活呼吸都排出二氧化碳,肯定有关系啊。但其实人类每天只排放2877克二氧化碳,这对大自然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而我们现在生活中,除了钱和手机,用得最多的应该就是汽车了,而使用汽车都会排放出二氧化碳。这就延伸出来一个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前景的大规划。而新能源车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国家安全问题。
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已经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计划。对新能源板块稍微了解一点的朋友都知道,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的地位是极高的,就拿光伏产业来说,在政策的扶持下,中国在光伏技术领域创造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技术和规模领先全球,形成了闭环。完整的产业链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这个领域,中国不会被任何一个国家卡脖子。
除了光伏之外,新能源汽车也逐渐成为中国的一大优势。提起新能源车,大家第一反应是环保,其实汽车碳排放在中国的碳排放总量里面只占据7%,算上造车过程里的用水和用电排放也不过8%,你就算把整个汽车行业都给停了,大家每年骑自行车上班,对于碳中和的贡献非常有限。
中国碳排放的大头是发电,占了51%。然后是制造业,开工厂的排放占了28%。整个交通行业,包括飞机、轮船、高铁的碳排放加起来总量不到10%。
那么,为什么国家不直接进行产业升级,淘汰掉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而是要先整出一套新能源行业前景的大规划,然后从碳排放占比最小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呢?
这是因为其他的事情都能等,得慢慢来,好事多磨,但汽车不行。
首先,解决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把排出的碳好好消化掉,这个事情还早得很,要等大自然慢慢消耗,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多种树,少砍伐。
第二件,就是能源的生产和能源的使用。我们国家的发电主要靠烧煤,排放当然很大。必须得改,但是这个事儿着急吗?目前不急,它不是火烧眉毛那种,它只是比较重要,所以才决定2060年实现“碳中和”。
虽然中国是一个煤炭消耗大国,但同时我们也是一个煤炭大国,如果不从国外进口煤炭,中国地下的煤炭还可以供我们开采几十年。所以我们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来把技术提高,将来用太阳能和风能慢慢地把烧煤的代替掉。
现在最紧急的事情,是能源的使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车。因为汽车烧的是油啊,你煤炭再多也没办法把煤炭变成汽油,中国的煤炭多,石油少,用油只能从国外买。2019年,我国进口5.06亿吨石油,总金额高达1.67万亿美元。
而且,石油和美元挂钩。可以说美国是“挟石油以令世界”。所以,美国经济一出现问题,就疯狂印钞,而疯狂印钞引起的大宗商品集体涨价,通货膨胀问题,却让全世界为他买单。可以说,因为美元的存在,美国可以影响全球经济,他可以运用美元卡其它国家脖子,所以我们也一直想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现在还好,花钱还能解决问题。可眼下国际形势这么复杂,如果哪天有钱也买不到油了,就会非常被动,这就是能源上面被卡了脖子。我们现在燃油车销量占了百分之九十万一石油紧张直接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我们的衣食所系仰仗在外人身上,这肯定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局面,所以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你说他现在节省排放吗?
所以,只有新能源车,我们自己才能够保证自己的供应。而且新能源车是一个足够巨大的市场,它能够吸引足够的资本来投入研发,去发明更高效的电池,更高效的电机,然后这些技术会向外辐射到其他很多行业,从而带动其它行业的转型升级。这就就是国家在给新能源车推波助澜的原因。
所以“碳中和”能有效防止国家能源安全出现问题,这也关乎到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衣食住行。再者,我们普通人想要投资要发展,往新能源这个大方向走肯定没错。
为什么一个环保问题可以贯穿 着国家未来40年的国策?
你以为“碳中和”只是个简单引申出了一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只是简单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那你格局又小了,因为这背后还藏着一个民族复兴的期望。具体是什么呢?
其实他真正解决的是一个更加宏大的问题,一个关乎中国经济整体结构的产业布局问题。碳中和是一个环保的口号,是一个为全人类考虑的宏大目标。然而他对我们自己国家来说,其实是一个完美的经济转型的卡尺。
什么意思呢?你想象一下,要实现碳中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淘汰掉那些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第二个是产业升级,我们以前说产业升级,意思是把工业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业,开工厂的不如搞金融或者互联网之类的高级,以致于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比例已经下降到了27%,像德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制造业有30%以上,只有美国是20%左右。
但是这个事情最近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在今年明显受到了更全面的监管。现在国家新的政策叫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以前看的英美,特别是美国都是以服务业为主,靠着金融和互联网的全世界赚钱。但是最近这几年美国这个路线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好像服务业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好。
与此同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的时候,德国居然自己慢慢复苏了。他靠的就是自己的高端工业制造,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精密加工、汽车等等领域,领先全世界。而且他们的居民幸福度很高。
以前我们鼓励金融互联网,现在我判断国家会在接下去几年开始转向支持高端制造业,也就是从美国模式要向德国模式转变。包括让一部分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
而碳中和就是一个完美的尺子,什么样的制造业是我们想要的制造业呢,是高效高附加值的的污染。这完全符合碳中和的需求,等于把环保的尺子,量出了经济发展最需要的产业,这个才是碳中和最重大的意义。
你再回头看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的高质量发展。这个和“碳中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够实现碳中和,而碳中和反过来又明确了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国家的政策。
如果你单独看,只能看到一条线,当我们把这些线索层层勾连,你就会看到一股滔天巨浪,以不可抗拒的姿态,推动着国家的发展。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限电是为了防止国家能源安全出现问题吗?国家的能源安全的问题,真的不是说停几次电,少开点灯就可以解决的。
推荐文章
-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
最近几天,网上讨论最多的是限电。各省限电的原因似乎并不完全相同,但人们普遍认为碳达峰、碳与中和的目标有关。 作为一个关注高考的博主,一切都可以与高考挂钩。让我们今天谈谈碳中和密切相关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这三个...
- 碳中和专家论坛(碳中和研究)
资料来源:新京报在2021届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论坛上,围绕碳中和技术创新路径交流了一批专家。我们应该争取在固碳和中和方面有发言权2021届中关村论坛于今年9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智慧与健康碳中和。在9月26日举...
- 湖南碳达峰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际能源走势上演了一场魔幻剧情:去年4月,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中间基原油(WTI)期货价格,历史性地出现了负油价;而就在1年半以后的今天,全球油价、天然气价格又开始上演一路飙升的戏码。前后对比,令人惊愕不已。全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