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达峰碳中和(2021汽车关键词(一):碳中和)
编辑:孙磊
2021碳中和”它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词汇。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中国也在2020年提出了这一目标二氧化碳我们将努力在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3月,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扎实工作碳峰、开展碳中和工作,制定2030年碳排放高峰行动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公共数据显示,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时,由于汽车出行和汽车运输的增加,乘用车和货运的碳排放量占运输业总碳排放量的75%。因此,交通运输业和汽车业的能源结构需要改善碳减排、脱碳刻不容缓。
绘图:每位记者裴健
华安基金研究员李浩认为,“碳中和”不仅会重塑能源结构,还会带来数字转型智能广泛应用于电力和交通领域,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
在此背景下,各汽车企业也都在积极行动,加快“脱碳”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已成为汽车企业的共识。到目前为止,大众宝马、奔驰、保时捷、丰田、长城汽车、比亚迪国内外其他汽车企业也公布了“碳中和”的相关时间表或规划研究。
例如大众汽车集团明确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宝马今年实现了中国工厂的“碳中和”,并设定了“到2030年,年平均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将比2019年减少40%,总碳减排量将达到2亿吨”的碳减排目标;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到2039年在新车阵营实现“碳中和”;奥迪它计划实现碳中和的愿景2050;长城汽车宣布将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广汽集团还提议到2050年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挑战2045)。
绘图:每位记者裴健
汽车产业链庞大而复杂,“碳减排”的任务不容低估。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遍布全世界”碳足迹”。为此,许多企业着眼于碳减排的全生命周期目标,致力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转型。平民的北极星、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沃尔沃汽车其他汽车公司已经确定了在供应链中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其中大多数都在未来10到20年内。
基于此,ZF大陆集团、博世、福吉亚其他产业链供应商也开始制定自己的“碳中和”计划。例如,采埃孚计划在2040年实现“碳中和”;欧陆的目标是实现100%的碳中和率2050;博世表示,它在2020年实现了“碳中和”,并计划到2030年将上下游供应链的碳足迹再减少15%。
不仅如此,汽车行业的电气化浪潮也变得越来越动荡。各汽车企业加快新产品引进,积极向电气化领域转型,锁定未来几年纯电动汽车销售目标。
川菜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碳中和”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碳汇交易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业绩。
招商银行研究报告还认为,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高商业周期。从长远来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600万辆,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大于30%。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能力可分为传统制造能力、电气化能力和智能化能力。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传统制造能力、深厚的电气化技术储备和积极的智能化布局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预计未来会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文章
- 碳排放碳达峰(两会代表委员谈汽车——“关键词”之“碳达峰、碳中和”)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张懿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举行。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两会代表和委员提出的许多议案和提案都集中在汽车领域的热点问题上。对此,《经济日报》...
- 燃煤脱硫属于碳中和吗(「原创」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支撑技术与路径)
王灿 孙若水 张九天发表于 China Economist 2021年05期摘要碳中和愿景是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雄心目标,也是推动中国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碳中和的实现需要深刻的技术体系和社会经济系统变革,主要涉及零碳电力系...
- 碳污染的现状(对于碳中和,还有什么可以期待?)
荀玉根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双碳主题在过去两年成为热门话题A股市场投资主线以市场上最辉煌的业绩,我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碳中和的投资机会——ESG系列2-20210219》和《碳索未来——ESG及碳中和策略-20210407》这两份报告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