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磷化处理,什么是表面磷化处理?什么作用?
磷化是指磷酸盐转化膜,金属表面磷化后具有一定的防锈等耐蚀性,也有的磷化处理是用于漆前打底,为了增加漆膜的结合力 磷化实验过程 磷化流程一、去油(化学品:。
⒈磷化作用 ⑴涂装前磷化的作用 ①增强涂装膜层(如涂料涂层)与工件间结合力。②提高涂装后工件表面涂层的耐蚀性。③提高装饰性。⑵非涂装磷化的作用 ①提高工件。
磷化概述: 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工程上应用主要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 磷化原理: 工件(钢铁。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
磷化是对一般的工件进行涂装前的预处理,主要起到增加工件的耐腐蚀性和后续涂装的附着力,也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工件以铁或铝为主要材质,,通过:预脱脂——主。
前处理(除油除锈)-水洗-磷化液-水洗(纯水)-铬酸钾盐处理-水洗-烘干-喷漆
磷化处理是指金属表面与含磷酸二氢盐的酸性溶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在金属 表面生成稳定的不溶性的无机化合物膜层的一种表面的化学处理方法。所形成的膜称为磷 。
简单的只需要酸洗槽、磷化槽和冲洗槽。稍好一点可有喷淋设备、离心甩干设备和烘干设备。磷化大型工件还需要起吊搬运设备。
是针对金属表面处理的工序,酸洗就是用一家浓度的酸清洗金属以除去表面的锈。磷化就是用磷化液浸泡酸洗过的金属,以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一是可以防锈,二是可以。
铁件表面酸洗磷化处理是怎么进行的 是针对金属表面处理的工序,酸洗就是用一家浓度的酸清洗金属以除去表面的锈。磷化就是用磷化液浸泡酸洗过的金属,以表面形成一。
一、什么是表面磷化处理?什么作用?
1、提高耐蚀性。磷化膜2113虽薄,但由于它是一层5261非金属的不导电隔离层,4102能使金属工1653件表面的优良导体转变为不良导体,抑制金属工件表面微电池的形成,进而有效阻止涂膜的腐蚀。 2、提高基体与涂层间或其他有机精饰层间的附着力。一方面,磷化膜与金属工件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结构 。另一方面,磷化膜具有多孔性,使涂料可以渗透到这些孔隙之中,涂料与磷化膜紧密结合,附着力提高。 3、提供清洁表面。磷化膜只有在无油污和无锈层的金属工件表面才能生长,因此,经过磷化处理的金属工件,可以提供清洁、均匀、无油脂和无锈蚀的表面。 4、改善材料的冷加工性能。 5、改进表面摩擦性能 ,以促进其滑动。二、铁表面的磷化处理
磷化2113概述: 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5261术,原理上应属4102于化学转化膜处理。工程上应用主要1653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 磷化原理: 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化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 把金属放入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方法,叫做金属的磷酸盐处理。磷化膜层为微孔结构,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润滑性、耐蚀性、不粘附熔融金属(Sn、Al、Zn)性及较高的电绝缘性等。 磷化分类: 按处理温度分:高温型(75-100℃,能耗大,磷化物沉积多,形成的磷化膜厚度达10-30g/㎡)、中温型(50-75℃,处理时间5-15min,磷化膜厚度达1 -8g/㎡)、低温型(30-50℃)和常温型(10-30℃,节省能源,使用方便,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能耗小,但溶液配制较复杂,膜厚度达0.2-7g/㎡)。 按磷化液成分分:锌系磷化、锌钙系磷化、锌锰系磷化、铁系磷化、锰系磷化和复合磷化等。 按磷化处理方法分:化学磷化、电化学磷化。 按磷化膜质量分:重量级(膜重7.5g/㎡以上)、次重量级(膜重4.6-7.5g/㎡)、轻量级(膜重1.1-4.5g/㎡)和次轻量级(膜重0.2-1g/㎡)。 按施工方法分:浸渍磷化、喷淋磷化和刷涂磷化。 磷化作用及用途: 涂装前磷化的作用:增强涂装膜层(如涂料涂层)与工件间结合力;提高涂装后工件表面涂层的耐蚀性;提高装饰性。 非涂装磷化的作用:提高工件的耐磨性,令工件在机加工过程中具有润滑性;经适当的后处理,可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磷化用途:磷化膜主要用作涂料的底层、金属冷加工时的润滑层、金属表面保护层以及用作电机硅钢片的绝缘处理、压铸模具的防粘处理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及家电等工业生产中。 磷化的必要性: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指脱脂(除油)、除锈、表调、磷化。然而由于工件表面的状况不同,则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有的工艺中没有脱脂或没有除锈工序,有的工艺则没有表面调整工序,但磷化工序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在涂装处理过程中,如果不清除油脂、氧化皮和锈层,不进行磷化处理,直接进行涂漆和静电喷涂, 就会使钢铁表面的涂层产生脱落,失去了涂装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金属加工业、薄板加工业、石油行业及汽车、自行车、高低压开关柜、防盗门、铁路等制造业普遍采用的是中、高温磷化,存在着操作不方便、能源和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常温磷化已成为国际磷化行业的必然和研究课题。常温磷化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解决操作不方便、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我公司研究生产的常温锌锰系磷化液、常温铁系磷化液(粉)等产品有效地满足了常温磷化的工艺要求。该类磷化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调整简单、常温应用、节省能源、用量少、处理面积大、成本低,形成的磷化膜致密、均匀,附着力好,耐蚀力强。三、钢铁表面磷化处理有什么作用?
钢铁磷化主要2113用于耐蚀防护和油漆5261用底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4102金属提供保护,在一1653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四、什么叫磷化处理?
磷化是对2113一般的工件进行涂装5261前的预处理,主要起到增加工件的耐腐4102蚀性和后续涂装的附着力,1653也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工件以铁或铝为主要材质,,通过:预脱脂——主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纯水洗的工艺流程来进行磷化处理。磷化为弱酸性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和干净的工件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因此,金属工件通过表面的除油除锈后,清洗干净后,与磷酸盐发生化学膜的反应过程叫磷化处理。五、什么是酸洗磷化处理
酸洗磷化2113处理是一种化学与电5261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4102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1653膜称之为磷化膜。
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于钢铁表面磷化,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作用。
扩展资料:
磷化处理要求工件表面应是洁净的金属表面(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例外)。工件在磷化前必须进行除油脂、锈蚀物、氧化皮以及表面调整等预处理。特别是涂漆前打底用磷化还要求作表面调整,使金属表面具备一定的活性,才能获得均匀、细致、密实的磷化膜,达到提高漆膜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因此,磷化前处理是获得高质量磷化膜的基础。
表面调整的目的,是促使磷化形成晶粒细致密实的磷化膜,以及提高磷化速度。表面调整剂主要有两类,一种是酸性表调剂,如草酸。另一种是胶体钛。两者的应用都非常普及,前者还兼备有除轻锈(工件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水锈及风锈)的作用。在磷化前处理工艺中,是否选用表面调整工序和选用那一种表调剂都是由工艺与磷化膜的要求来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磷化处理
六、磷化处理的磷化原理
⒈磷化工件(钢铁或2113铝、锌件)浸入磷化液(5261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4102),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1653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换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⒉磷化原理钢铁件浸入磷化液(由Fe(H2PO4)2 Mn(H2PO4)2 Zn(H2PO4)2 组成的酸性稀水溶液,PH值为1-3,溶液相对密度为1.05-1.10)中,磷化膜的生成反应如下:吸热3Zn(H2PO4)2 =Zn3(PO4)2↓ 4H3PO4 或吸热3Mn(H2PO4)2= Mn3(PO4)2↓ 4H3PO4吸热钢铁工件是钢铁合金,在磷酸作用下,Fe和FeC3形成无数原电池,在阳极区,铁开始熔解为Fe2 ,同时放出电子。Fe 2H3PO4 =Fe (H2PO4)2 H2↑Fe =Fe2 2e-在钢铁工件表面附近的溶液中Fe2 不断增加,当Fe2 与HPO42-,PO43-浓度大于磷酸盐的溶度积时,产生沉淀,在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Fe(H2PO4)2= FeHPO4↓ H3PO4Fe Fe(H2PO4)2= 2FeHPO4↓ H2↑3FeHPO4= Fe 3(PO4)2↓ H3PO4Fe 2FeHPO4 =Fe 3(PO4)2↓ H2↑阴极区放出大量的氢:2H 2e- =H2↑O2 2H20 4e- =4OH-总反应式:吸热3Zn(H2PO4)2= Zn3(PO4)2↓ 4H3PO4吸热吸热Fe 3Zn(H2PO4)2= Zn3(PO4)2↓ FeHPO4↓ 3 H3PO4 H2↑放热